English

历史与现代的完美交融

1999-11-10 来源:光明日报 通讯员 刘昕 本报记者 林和文 我有话说

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汉武帝末年,蜀郡守文翁有鉴于蜀地偏僻,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他一方面派人去京师求学,一方面在成都修筑石室,兴建讲堂,创立了蜀郡郡学,这就是我国的第一所官办学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的前身。

文翁办学,成就卓著,不仅推动了四川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对当时全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汉武帝专门下令全国效仿文翁办学的模式,各郡皆设官学;历代有识之士都把“文翁化蜀”与“李冰治水”相提并论,褒奖赞扬。随后,当代文化巨匠郭沫若先生、著名革命家李一氓等许多文人骚客、名人大家也曾就读于这所千年老校,更为它凭添了不少光彩。

沧桑的岁月、不尽的战火曾使石室兴而废,废而兴,几易其名,但其留下的众多关于办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等历史珍品和优良传统却千古长存。1957年3月,郭沫若先生亲笔为母校提写了楹联:“爱祖国爱人民为社会主义而学习;求真理求技艺愿增进文翁石室之光荣”,为这所学校确立了把传统与现实完美交融的目标;1983年,李一氓先生又为母校题写了楹联:“锦江春色来天地,石室文风烁古今”,对文翁石室好传统给予后世的巨大影响作了高度评价。

如今,校方确定了“传统·基础·创造”的办学思想,努力形成将石室的光荣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想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并用16个字概括了千年老校宝贵的优良传统:即“爱国利民,因时应事,整齐严肃,德达材实”。曾经,文翁石室用这些宝贵的教育思想培养了一代一代有益社会的人才;今天,这些好的传统已被当代石室的教育工作者们总结继承,运用有余:石室中学作为四川省的重点学校,努力建设师德和整体素质高、勇于开拓的教师队伍,使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高。全校不仅在全省名列前茅,而且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几年来,该校有2100余人在全国、省市学科和科技竞赛中获奖,如,夏磊同学发明的弹跳力测试仪获得了亿力达发明奖,还得到了杨振宁博士的赞扬。每年学校都会定期举办艺术节、运动会、球类比赛、音乐会,学校的女篮获得了四川省冠军、全国中学生篮球赛亚军,还出访国外与外国学生友谊比赛,很多学生走出校门后都成为了社会或其他学校的文艺、体育骨干。石室中学还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先后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友好人士、学校师生2000多人来校参观取经,并与美、俄、日等国的学校互派老师、学生学习交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